返回

三国最强毒士,曹操求我别杀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十九章 听你讲话如饮美酒,令人陶醉~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于微澜之间……”

    “李子玉,你到底还能给我带来多少惊喜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走出衙署,曹休赶忙跟了上来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先生?主公那边说了什么?’

    “主公下令十日之后攻取徐州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曹休眉头微微一皱。

    李翊望着曹休,呵呵一笑:

    “文烈,你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开心啊。”

    “你难道就不想报徐州的一箭之仇么?”

    “哦,不!”曹休矢口否认道,“仇当然是想报!”

    “只是徐州乃是四战之地,如今我们的实力远不如二袁,更有吕布、刘备等枭雄蠢蠢欲动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我们冒然举大军去攻伐徐州,会不会引来众诸侯的忌恨呢?”

    听闻此话,李翊又是一笑。

    “主公此前也有着和你同样的忧虑,只是你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是只站在自己的视角去看问题,却不会换位思考。”

    换位思考?

    这……

    曹休顿了一下,有点儿不明所以。

    “呵呵,我们去攻打徐州,害怕被其他诸侯偷家。”

    “可其它诸侯若真要来攻打我们,他们难道就不怕被偷家了么?”

    曹休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对呀,现在天下形势未定,谁敢轻易动兵?

    冀州的袁绍虽然实力雄厚,但曹操明面上仍然是他小弟,他在道义上没理由出兵。

    并且幽州的公孙瓒仍然虎踞辽东,他不搞定公孙瓒,怎么敢南下?

    至于南阳的袁术,孙策近日声名鹊起,带着一帮孙坚老臣横扫江东。

    袁术担心后院起火,肯定也不敢轻易动兵。

    第二日清晨。

    和煦的阳光透过云雾照射在陈留的衙署大堂上。

    这里聚集了一众曹营文武诸将。

    众人激励的讨论争吵着,商议攻伐徐州的具体战略与方案。

    这也是曹操的出兵习惯,出征前要先聚集文武商议,规划好具体步骤之后方可出兵。

    这便是谋定而后动。

    曹操是真正的好谋有断,与袁绍的“好谋无断”正好相反。

    会议从早上便开始,一直讨论到了中午。

    坐在这里的,都是聪明过人的奇谋之士,以及征战多年久经沙场的老将。

    文左武右,依次起——

    大堂左侧坐着的是以荀彧为首的文臣领袖,戏志才、荀攸、程昱、毛玠等文官。

    大堂右侧坐着的是以夏侯渊曹氏宗族武将为首的,曹仁、曹洪、夏侯渊等武将。

    曹氏宗族武将之后,才是李典、乐进等外姓武将。

    这也是老曹的用人习惯,凡是曹氏宗族的,优先重用自己人。

    然后再根据能力出众与否,重用外姓武将。

    “志才,你初来我军,主公便委任你为‘军师祭酒’。”荀彧率先开口,“不如便将你的高见说来与诸位听听。”

    戏志才是荀彧一手举荐过来给曹操的,结果上来就给了一个“军师祭酒”的位置。

    可见其对戏志才相当器重,这也是荀彧为何先点他的原因。

    等于是给他初来职场表现的机会。

    “高见不敢当,只是在下以为兖州方才平定蛾贼叛乱,正是与民生息的时机。”

    “冒然动兵,只恐伤及根本,还望主公三思而后行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众皆愕然。

    大伙儿全都没想到荀彧极力推荐的一个谋士,上来竟然就要和大家唱反调。

    曹公把大伙儿聚一块,不就是商议怎么进兵的吗?

    各抒己见,抒的那是怎么进兵的己见,不是退兵的己见啊!

    曹操皱了皱眉:“志才,此次将公等聚于大堂,是商议怎么进兵的。”

    戏志才性格向来是有一说一,不怕跟老板唱反调,他提出自己的观点:

    “曹公明鉴,兖州地盘微小,本无实力与众诸侯争雄。”

    “去岁得了百万黄巾,用之开垦荒田,发展生产,不用三五年便可使我兖州壮大。”

    “到那时候,去取徐州也好,冀州也好,都易如反掌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冒然动兵,大伤农事,还愿主公三思。”

    曹操眉头紧锁,兖州根基弱他怎会不知?

    真要说戏志才的分析有没有道理?

    完全有!

    兖州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,但人口也需要时间消化。

    戏志才他是希望曹操求稳,不要赌,等打牢根基之后再去逐鹿中原。

    但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。

    曹操不想放过此次报父仇的机会去取徐州。

    尤其徐州殷富,曹操也需要一些敛财的手段。

    不能总干刨人家祖坟的缺德事儿。


第二十九章 听你讲话如饮美酒,令人陶醉~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